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 > 正文内容

贝索斯太空公司向NASA交付全尺寸载人月球登陆器原型

yuyu30072020年08月22日 11:36天文1307

8月21日,美国当地时间周四,由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旗下太空公司蓝色起源领导的载人着陆系统(HLS)“国家队”,向美国宇航局(NASA)交付了全尺寸载人月球登陆器工程原型,供后者在准备建造最终用于重返月球任务时的登陆器进行测试和审查。

这个所谓“国家队”由蓝色起源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和德雷珀公司组成,他们正在努力为NASA的重返月球计划(Artemis)提供载人着陆系统,让美国人返回月球表面。

其中,蓝色起源公司是主承包商,领导项目管理、系统工程、安全和任务保证以及任务工程和运营,并负责开发下降级(Descent Element)。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可重复使用的上升级(Ascent Element),并领导机组人员飞行操作和培训。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开发转移单元(Transfer Element),将着陆系统送入低月球轨道进行最终降落。德雷珀领导着下降制导,并提供飞行航空电子设备。

这个全尺寸工程原型被安装在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JSC)标志性建筑9号大楼的航天器模型设施(SVMF)中,它展示了“国家队”多部件架构的两个部分,分别是上升级和下降级。

整个原型高度超过12米,它是“国家队”对阿波罗登月舱(LM)的升级,将用于验证“国家队”将宇航员、设备、补给和样本送上或卸下飞船的方法。该团队将与包括JSC宇航员办公室在内的NASA组织合作,与宇航员进行工程和机组人员操作测试,目标是在几年内完成最终系统的飞行。

这个工程原型的目的是允许测试和模拟机组人员交互。在开发和生产最终的着陆器时,蓝色起源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可以获得关于设计各个方面的宝贵见解,包括仪器和组件布局、机舱窗户的可见性、座椅和出入口的人体工程学等。

蓝色起源公司高级发展项目副总裁布伦特·舍伍德(Brent Sherwood)说:“测试这个用于机组人员互动的工程模型是朝着实现这一历史性任务迈出的一步,我们从全尺寸模型中学到的东西不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在这个早期阶段受益于NASA的专业知识和反馈,使我们能够开发出符合该机构需要的安全商业系统。”

“国家队”的HLS设计充分利用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飞行传统和模块化解决方案。由于每个部分都独立开发和测试,这有助于加快实现目标的进度,从而允许持续改进和发展,而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开发进程。这也为使用不同的运载火箭和不同的操作概念提供了灵活性。

下降级是基于蓝色起源公司“蓝月亮”货物着陆器和BE-7 LOX/氢发动机开发的,这两款引擎都已经开发了三年多。上升级包含航空电子设备、软件、生命支持硬件、机组人员界面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载人深空猎户座飞行器的任务操作,该飞行器将执行重返月球Artemis I和Artemis II任务。

从猎户座到上升级的相同驾驶舱体验和训练使Artemis的端到端任务变得更安全。转移单元是个推进硬件,将着陆器从月球轨道送往月球表面,它是基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天鹅座飞船设计的,后者曾为国际空间站提供后勤补给。德雷珀公司为“国家队”提供下降制导和航空电子设备。

洛克希德·马丁太空公司负责月球活动的副总裁柯克·希尔曼(Kirk Shireman)说:“每个合作伙伴都为国家队带来了自己的杰出遗产。这些包括开发、集成和操作载人级航天器、发射系统和行星着陆器。我们共同组成了一个优秀的团队,在2024年将我们的下一批宇航员送上月球。增加最先进的工具,使其能够亲眼看到、互动和评估完整的着陆器,这一点至关重要。它将在计划的早期告知我们的设计和要求,使我们能够加快发展,实现2024年的登月目标。”

着陆器原型将在JSC保留到2021年初,进行一系列测试和模拟。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国家队”将继续建立和提高原型的保真度。NASA的载人着陆系统计划由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管理。

蓝色起源公司及其“国家队”是赢得NASA第一轮载人着陆器系统合同的三方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继续充实这个工程原型,添加更多部件,使其随着开发的继续而越来越接近最终的生产模型。最终,这些公司希望支持NASA实现其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在2024年之前登上月球表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如是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阅读版权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yuyu3007.cn/post/4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爱德文·哈勃

爱德文·哈勃

爱德文·鲍威尔·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1889年11月20日—1953年9月28日),美国著名天文学家,研究现代宇宙理论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河外天文学的奠基人和提供宇宙膨胀实例证据的第一人。他发现了大多数星系都存在红移...

距离地球约300万公里,天问一号完成首次轨道修正

距离地球约300万公里,天问一号完成首次轨道修正

  来源:科技日报  今日7时0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3000N发动机工作20秒,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继续飞向火星。  截至第一次轨道修正前,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太空中飞行约230个小时,距地球300万公里,各系统状态...

科学家发现24颗超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适合生命生存

科学家发现24颗超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适合生命生存

近期,美国和德国研究团队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24颗距离地球超过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星球比地球更古老、稍微大一些、略温暖些、可能更湿润。它们围绕旋转的恒星寿命比太阳长且变化更慢,生命体因而可能更容易在这些...

人民日报评论: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用实干“拼”出太空家园

人民日报评论: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用实干“拼”出太空家园

文/余建斌仿佛万里跋涉,一步一步执着前行,中国人建成自己的空间站的梦想即将实现。三舱相拥于苍穹,“T”字基本构型稳稳飞行在太空,中国空间站巧夺天工的设计令人惊艳,展现着中国航天的非凡智慧,彰显了中国创造的匠心独运。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

逐梦苍穹,航天员陈冬将三度“飞天”

逐梦苍穹,航天员陈冬将三度“飞天”

“都说一回生,二回熟,我这是第三次了。”4月23日,神舟二十号飞行乘组指令长陈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见面时如是说。即将三度“飞天”的陈冬时隔两年多再次担任指令长,此次他将带领两名年轻航天员陈中瑞、王杰“太空出差”6个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