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正文内容

清华副教授刘瑜演讲:我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yuyu30072020年12月03日 09:46其他6457

所以,你的人生就是无穷无尽的逃跑。

04.

往人多的地方扎,只会是踩踏式竞争

但是,这种随波逐流带来的安全感在我看来,是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因为你往人最多的地方扎,怎么可能安全?那肯定是踩踏式的竞争。硅谷的投资家彼得·蒂尔写过一本书,《从0到1》,就是说这个投资原理。

教育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从竞争中胜出,你要做1,不要去做10001。你去做10001,肯定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因为你前面已经有10000人了。

我先生曾经跟我商量,要不要让孩子学弹钢琴。我就说不要,你想想看,北京可能有300多万孩子在学钢琴,咱们楼上楼下就有四五家,在这种情况下学钢琴,要想出类拔萃,这不是自取灭亡吗?还不如让孩子学习古希腊罗马史呢。当然其实我就是懒,属于那种不战而降的妈妈。

彼得·蒂尔有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人们都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引自列夫·托尔斯泰)但是事实恰好相反。

不幸的人都是一样的,而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

为什么?因为不幸的人都在走别人的路,而幸福的人都在另辟蹊径。

人人都在做金融的时候,他去做互联网;人人都在做互联网的时候,他去拍电影;人人都在拍电影的时候,他去搞教育;人人都搞教育的时候,他又回来做金融。这就是独辟蹊径。

找到自己的独特性,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从国家竞争力的角度来说,也是这样。很多人都发现了中美教育的一个悖论:就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很好,相比之下,美国很多中小学生连基本的加减乘除都不好。

但是,到了大学尤其是研究生阶段,美国的优势开始出现了,最后各种诺贝尔奖,他们拿的最多,而中国本土培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少而又少。

这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悖论,我觉得就和是否鼓励“自我探索、自我发现”有关。

当每个人都被鼓励去寻找自己最大的亮点,施展自己最大的优势,一个社会的创造力就会被发挥到极致。

而当大多数孩子都在同一个标准面前踩踏式竞争,忙得根本没有时间探索自己的兴趣,于是就很难出彩。他可能因为强大的外在压力而做到及格,甚至良好,但是因为缺乏内在的热情,他很难做到优秀、做到极致。

可能有些年轻人会说,我不是没有勇气去尝试,但是我不知道该干什么;我也想跟随内心,但是我的内心里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不奇怪,你从小都在流水线上长大,你真的不知道下了流水线应该干什么。在成长的过程中,社会、父母、老师给为你指明各种前进的路标,前进,左拐,右拐,突然有一天方向盘交给你自己了,你不知道怎么办、迷茫很正常。

自由不仅仅是一个空间,它是一种习得的能力。

每个人的自我,都是不断探索、试错中试出来的。你不可能坐在房间里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突然就顿悟了,啊,我应该去干这个。

没有一个人的“自我”在十几岁,二十几岁时就是一个成品,它不是草丛中的一块宝玉。你最初找到的仅仅是一块石头,你得把这个石头雕刻成你自己,这才是发现自我的过程。

2986688_w750.jpg

05.

社会充满了成功学,却没有教人失败的勇气

很多年轻人之所以不敢去试错,就是害怕失败。既然是试错,肯定就会犯错,结果可能就会失败。

现在,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成功学,但是却没有“失败学”。社会、老师,家长不停地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但其实,成功有实力、运气、关系、出身、情商等多重因素,不是空有一腔热血,就能成功。

前段时间,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的事件震惊全国,大家都觉得“匪夷所思”。临死前他留下了一封遗书,因为做实验失败,他觉得自己是个废物。这当然让人非常痛心,人们想不通:为什么他宁愿自杀,也不选择退学、休学?

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社会有太多错误的失败观。这种失败观首先就体现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但失败其实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因为失败,让我们知道自己能力的限度,兴趣的限度。

失败是一个信号机制,提醒我们该拐弯的时候拐弯,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

但是我们的教育鄙视放弃、鄙视失败,还发明了很多褒义词鼓励这种极其痛苦的坚持:坚韧不拔、坚定不移、决不放弃、战胜自我……你说你方向都错了,为什么一定要坚定不移?都走到死胡同了,为什么要决不放弃?很多时候,放弃是一种止损机制。

李雪琴,目前中国最好的脱口秀演员之一。她去纽约留学之前都是一个标准的北大人,但是因为抑郁或其他个人原因,没拿到学位就回老家了,开始网络卖货。用世俗的标准来看,她失败了。但是,这种失败对她来说,恰恰是一个转机,她转型为网红、成为脱口秀演员。

在我看来,中国损失一个这么优秀的脱口秀女演员,比纽约某投行里损失一个女白领,前者损失要大多了。所以,认识自我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没有失败的勇气,就没有发现的惊喜。

06.

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里,过上怡然自得的生活,就够了

另一个可怕的“失败观”就是成功标准的单一化。

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出人头地,挣更多的钱,当更大的官,有更多的粉丝……总之,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那你就失败了。

可是一个社会哪有那么多成功人士?那么多马云、那么多郎朗,那么多姚明?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

我一个朋友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很深,她说: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会长成一个普通人。这句话就是我作为一个母亲的座右铭,所以我一开始就把自己从虎妈的战车上解绑了,获得了做母亲的自由。

可能有人会说,刘老师您别假谦虚了,你们全家都是清华北大的,你也上过藤校,你家孩子肯定很优秀啊。我想告诉你们,我孩子在清华附小上学,孩子家长都是学霸,清华满大街藤校毕业的老师,那又怎么样呢?一个班里还是只有一个第一啊。

整个北京,清华北大的录取率是千分之五左右,能上美国藤校的更是凤毛麟角,你凭什么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抓到彩票的那一个?这不科学。

所以,这不是谦虚,这是一个理性人对概率学的尊重。当然了,万一我女儿是个旷世奇才,我肯定也会偷着乐,但是到目前为止,我那个朋友是对的,我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接受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这一点之后,正确的教育观是什么?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苍天大树,而是要把一颗小草培养成一棵美好的小草,一棵健康的小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如是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阅读版权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yuyu3007.cn/post/60.html?ipage=2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百度百科:周星驰

百度百科:周星驰

周星驰(Stephen Chow),1962年6月22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浙江宁波,华语影视男演员、导演、编剧、制作人、商人,毕业于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1980年成为丽的电视台的特约演员,从而进入演艺圈。1981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IQ...

仙剑奇侠传七

仙剑奇侠传七

2017年5月23日,该作正式立项,并采用虚幻4引擎制作。2018年4月25日,公布Logo及首张概念海报。2019年5月27日,该作在Nvidia Computex2019上公开了光追演示视频。2020年12月29日,该作发布由周深演唱的...

中国农业!正在经历一场大改革,未来谁主沉浮?

中国农业!正在经历一场大改革,未来谁主沉浮?

  比“产品”同质化更可怕的是“人”的同质化;  比商品“低价竞争”更危险的是人的“错位选择”;  比企业“倒闭潮”更惊心的是人的“淘汰潮”。  乍一听,令人感觉吃惊。但我们必须要正视一个事实:那就是当前中国农业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式的大改...

耄耋

耄耋

耄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mào dié。耄,年纪约八十至九十岁。耋,年纪为八十岁。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耄mào(形声。从老,毛声。本义:年老)同本义。八九十...

最终,薇娅和李佳琦还是走上了辛巴的老路!

最终,薇娅和李佳琦还是走上了辛巴的老路!

提起辛巴,一千个网友就会有一千个评价,有骂他的,也有夸他的。不管怎样,他确实抓住了短视频的这一波机会,而且一举成为了国内顶尖的直播带货主播。辛巴为什么可以做到直播电商的顶流?难道只是因为福利多、商品便宜?这些都是假象,辛巴之所以能够成功,就...

无人记得的猪皮哥

无人记得的猪皮哥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猪皮哥消散的一刻那盏倒扣在桌子上的酒杯,埃托克放下酒杯后的离去。这个从出场以来一直表现的没心没肺甚至有些死皮赖脸的人物收起了脸上所有漫不经心的笑容,遥敬一杯后落寞的转身离开。那位只出现了一分多钟的猪皮哥也是有过不一样的人生吧...